一档不能快进的节目,你慢慢拍,我们愿意等

典籍里的中国周易剧作概括_周易典籍里的中国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观后感

导读:“‘神仙节目’你慢慢拍,我们愿意等。”

文 | 三木

搜罗百氏、寻访四方,李时珍呕心沥血近30载,著就近190万字鸿篇巨著《本草纲目》的故事被搬演到《典籍里的中国》舞台上。此时距离央视综合频道上一期节目的播出已足足一月有余。一经播出,又得到了无数网友的好评和点赞。

自2月12日节目开播以来,至今仅播出四期的《典籍里的中国》因“更新太慢”“一个多月过去了典籍里的中国周易剧作概括,还是没等到《典籍里的中国》”“播出时间好比拆盲盒”而被称为“月更”节目。即便如此,《典籍里的中国》依旧被观众“搓手期待”,并称赞其为“一档不能快进的节目”。

这档节目为何被观众如此追捧?几乎全网安利,每天被观众催更的“月更”节目到底好在哪里?

每一本书籍,

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人们都知道李时珍写了《本草纲目》,却鲜少有人知道,其实李时珍生前并没有见到刊刻好的《本草纲目》。

400多年后,李时珍终于见到了。

周易典籍里的中国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观后感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剧作概括

未能见过成书的李时珍“穿越”到400多年后终于能够抚摸自己倾尽近30年精力的著作,久久不能平静地说,“这一刻,我等了一辈子”。

中华医学典籍绵延数千年,传承了历代医学先贤的智慧。“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李时珍穿越到中华医藏的资料室之一时,李时珍一时沉浸其中,眼前一一掠过《黄帝内经》《证类本草》《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感慨“祈盼后世医者能够学问更广、考证更精,让医学药学更上层楼”的希望终于实现。

《典籍里的中国》第四期《本草纲目》播出,致敬以李时珍为代表的中华医者“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意志,传承中国传统科学求真务实、心系民生、开拓创新的精神。这档开播就收割观众眼泪的节目,时隔一个多月后的播出,依旧让观众“泪流满面,热血沸腾”,弹幕都在刷“这才是我们该有的综艺”。

围绕“一部书,一个人,一个大故事”展开讲述,《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征博引的方式纵横上下五千年。李时珍的扮演者王劲松谈到,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上,遗留下浩如烟海的文化宝藏,不为人知甚至是不为现在的中国人所知是一件极其遗憾的事情。“每一部典籍都是我们这个民族历史长河中一颗颗坐标,它们串起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它是由一代一代的先人、先贤把它们钉在历史的坐标上。”

在这个坐标上,无数的身影竭力前行。青年李时珍随父行医,在为蕲州各地百姓看病时,经常遇到辨错药、抓错药的病历,因此他心中坚定了一个想法,重修一本新的草书,“错误的纠正,重复的删除,遗缺的补上”。尽管在父亲眼中,从医多年的李时珍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医者,但李时珍心中一直有个夙愿未偿。面对父亲的期许,李时珍为自己选了一件该做的事,也是一件难做的事。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这是青年李时珍向父亲求说明志、决议修《本草纲目》时所说的话。此后,李时珍查历代典籍,书采八百余家,踏万水千山考证诸家本草,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用近三十年时间修撰出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从一次回眸、一次握手、一次对拜,再到新一期“一次触摸”,节目在一次次的“古今对话”中逐渐升华。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看来,《典籍里的中国》让我们的民族精神真正成为我们可触摸的精神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个月上线一期,到底有多“难”?

周易典籍里的中国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观后感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剧作概括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更像一个有趣的隐喻。

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有重重困难要克服,而节目团队在创作《典籍里的中国》的过程中,也是如同“逆水行舟”,难在哪?

一方面需要回应宏大之思。节目创作难在要把一段文明、一种思想用综艺的方式精彩且精准地呈现。

四期以来,每期节目所选取的典籍均分属不同类别,以《尚书》为代表的文学典籍,见证了民本思想的发端,构建了古老文明的体系;以《天工开物》为代表的科技典籍,记载了古代良工巧匠的奇思妙想,铭刻了先贤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以《史记》为代表的历史典籍汇集华夏几千年圣贤的心血、智慧,承载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典籍里的中国《周易》观后感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剧作概括_周易典籍里的中国

从文学到科学,从历史到医学,不同的典籍类别既有差异化的内容呈现又有一致的目标风格,同时也让观众对未来节目中的典籍呈现充满了期待。据介绍,《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共建立了11个导演组,每一个导演组专门打磨一部典籍,至今已花费长达一年的时间。仅仅《本草纲目》一期,节目组和导演组多次请教专家,最终才选择讲述李时珍是如何不畏从医难、著书难和出书难,心志坚定、逆流而上,完成本草纲目的修撰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制作精雕细琢。为了还原观众对历史的想象,精细化的制作也为节目增添不少难度。

“玉蜀黍,苗高三四尺,六七月开花成穗,如秕麦状。”当中年李时珍开始纠正错误本草、填补遗缺,镜头也从特写转为全景,“玉蜀黍可炸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身后的后生一同将玉米的外观、食用方法等进行记述……在另一个空间的李时珍次子李建元和来自几百年后的撒贝宁正望着这一切,撒贝宁调侃这种吃法现代也有,“叫爆米花”。

从将荞麦和苦荞分列条目,到首次对玉米进行详细记录,再到实地考察、寻医访药对三七等本草进行考订,大到时代历史背景,小到草本的用法服量,《典籍里的中国》将每一个信息点都进行详细考究后加以呈现。而为了做好这些前期筹备,每一期的节目需要在演播室连续录制11天,同时邀约了各相关领域专家,或来到现场、或出谋划策……耗费大量人力、精力时间,只为打磨精良作品。“月更”的频率并不是对观众敷衍,反而证明了这档节目没有被当作“快餐”,是用匠心扎实做好每一步。

更进一步地,如何塑造人物的信念感,让观众对这段历史记忆“信服”也是很大的挑战。当演员王劲松将李时珍青年时的意气风发、中年遭受丧父之痛后仍全心投入著书的果断决绝以及老年成书后的满腔热忱演绎得淋漓尽致。王劲松坦言,得知挑战这个角色后,感觉压力很大,“在这一段戏剧当中,李时珍的感情是很丰富的,有悲情、有隐忍、有奋发,要在六十分钟里面把他这一生都给概括了,这是一个最大的难度”。

节目播出后,“再次刷新对央妈的认知”“做文化节目还是要看央视”“演员选角深得观众的心”等评价层出不穷。《典籍里的中国》打破过往节目排播规律,在文化类综艺作品目不暇接的今天,“身如逆流船”地慢下来,制造了另一种目不暇接。

周易典籍里的中国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剧作概括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观后感

走向大众,

是文化节目最终的答案

高热度的社交媒体讨论、开分9.4的豆瓣评分、密集刷屏的观看弹幕……为什么这档文化节目具有如此的大众吸引力?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典籍里的中国》答案逐渐清晰。可以说,文化节目的传播力、影响力,不取决于题材的大众与小众,而是能否以新立意、新形式、新技术讲好生动感人的精彩故事,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戏剧中,李时珍中年遭受丧父之痛,自己还承担编撰《本草纲目》的重任,面对父亲离去的方向,长跪在地重重地磕下了一个响头。看到此情此景,撒贝宁眼泪夺眶而出,更引得现场观众泪崩,这不仅因为沉浸于剧情中,被李时珍的故事感动,也是被王劲松的演技折服。如同撒贝宁所说:“我真切地感受到李时珍不惧万难、逆流而上的决心,这是一场极其震撼的心灵之旅!”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坚持打造“有文化、有品质、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文艺节目,推动文艺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典籍里的中国》将传统文化的细节揉进节目制作的各个层面,以古人之规矩,开今日之生面,彰显国家媒体在文化节目领域的内容生命力。

如何进一步释放内容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重点在保护,难点在传承。节目就从这两点上做足了文章。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文化不兴。“通过一档节目表达一个民族的思想”始终是《典籍里的中国》的核心立意。让普通人都能够看懂,领略经典中的文化精华,王劲松表示,“通过演绎李时珍,我和他进行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他抱着至死不怕难的决心和信念,逆流而上,这一点让我非常地敬佩。”

《典籍里的中国》确实得到了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追看与热议。从首期节目走进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到第二期节目讲述中国古代重要科技文献《天工开物》,再到第三期节目体悟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创作历程以及第四期再现李时珍“至死不怕难”地编撰《本草纲目》,无数青年被典籍的魅力折服典籍里的中国周易剧作概括,更加坚定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信心与决心——“初心可鉴,典籍常青”的声量渐响。

截止到4月底,《典籍里的中国》在微博的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5亿,节目相关视频全平台播放量超5亿……热度之下,是这档节目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无尽期待,如有网友的评价:“催更天天有,好节目你慢慢来”。毋庸置疑,《典籍里的中国》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文化节目,是总台的又一文化节目力作。

正文完
post-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