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简称,完整的表述是天干地支纪年法。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i 三声)
这就是十天干,那为什么是十呢?为什么不是九天干,十一天干?
其实这个完全取决于人类天生的计数工具:十个手指头。
在只有天干,没有地支的年代,古人计时就是掰着十个手指头,一天掰一个。所以从人的本能出发,很好理解,十进制是我们最熟悉的计数规律。
所以,天干最初应该是计日的,一日一个天干,十个天干一循环,被称为一旬。
不过,随着时间的前进,十天干明显就不够用了,因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看着很杂乱,这个时候就引入了十二地支。
所谓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地支。
地支是干嘛的?
地支是计月的,十二地支正好对应十二个月。
古代研究历法其实是为了种地,毕竟人的第一要素是活着。所以呢,古人观察气候就分成了春夏秋冬,三百六十五天对应到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大约九十天。九十天呢还是不能精准的指导农业,再细分就有了三十天为一月。
这样,一年被分成了十二地支,一个地支包含上中下三旬,一旬十个天干。
我觉着古人的思路大体是这样的,爆炸的三百六十五个天干逼的大家抽象出来十二地支,用来计月,这样一来,时间就井然有序了。
有了天干地支,记录历史的学者就方便了,比如,我们打算十二月十五日举行祭祀活动,那么时间就可以表示为:亥月中旬戊日
只是,人类的历史太长了,一年又一年,大家发现,没有好的纪年法。其实啊,人类所有的创造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毕竟大家对已经存在的天干地支计时已经深入骨髓了,所以啊,制定历法的那群人就想啊想,拼命的排列组合,最后终于捣鼓出了这么个图。
可以发现的规律就是,天干在外圈,六个天干周期;地支在内圈甲子年是,五个地支周期;说白了,就是找到了二者的最小公倍数。
这样的组合,在六十年内便找不出两个重合的年份,每六十年一个轮回,从甲子年到癸亥年,同时呢,六十年就用天干地支纪年法的第一年甲子年作为代表,这就有了六十年为一甲子。
好了,看着这张图,我们就可以捋一下中国近代的战争史了。
甲午中日战争,上图中是31年,实际上是1894年
戊戌变法,上图中是35年,实际上是1898年
辛亥革命,上图中是48年,实际上是1911年
不得不说,天干地支纪年法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纪年法,也很符合中国的历史,六十年一轮回,中国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国的历史说实话就是在不停的循环。
天干地支法也可以纪日。
下面举个例子甲子年是,金庸先生在他的小说《碧血剑》中,开头便是:“大明成祖皇帝永乐六年八月乙未......”
好吧,我们看图上乙未是32,这尼玛,八月有三十二天吗?
这个明显不是这么算的,其实天干地支用来纪日时,是按照六十天一个周期独立运转的,跟所在的月没什么关系。
好了,那么永乐六年八月乙未究竟是哪一天呢? 网上查了下是:1408年8月20日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开头便是:“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yi 四声)困敦,凡三十五年”
这段话一般人看了都会一头雾水,著雍摄提格,玄黓困敦,什么乱七八糟的,可能一开始便丧失了读下去的兴趣。其实啊,这是一种上古纪年法,它与干支纪年法的对照如下。
十天干:
阏(yan 一声)逢--甲,旃(zhan 一声)蒙--乙,柔兆--丙,强圉(yu 三声)--丁,著雍--戊,屠维--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黓--壬,昭阳--癸
十二地支:
困敦--子,赤奋若--丑,摄提格--寅,单阏--卯,执徐--辰,大荒落--巳,敦牂(zang 一声)--午,协洽--未,涒(tun 一声)滩--申,作噩--酉,阉茂--戌,大渊献--亥
好,有了这个对照,我们再来看,著雍摄提格代表戊寅年,在上图中表示的是15年,而玄黓困敦代表壬子年,在上图中表示49年,从15年到49年的这35年。
那么,为什么在干支纪年法早已流行的北宋,司马光还要用这种难以理解的上古纪年法呢?关于这个问题,用马伯庸的话说,就两个字:
“装逼”
补充小知识:为什么石头沿着斜坡往下滚,越滚越快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说,就需要大名鼎鼎的牛顿第二定律:F = m · a
F代表的是重力,这个是固定的;m代表的是石头的质量,所以根据这两个值就能够算出a来,a是什么呢?a是加速度。
好了,既然知道加速度了,那么加速度是干嘛的?顾名思义,加速度就是用来增加速度的。
v = a · t
v代表的是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头沿着斜坡滚的速度越来越大,所以越滚越快。
最后打个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