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电子课本+教学视频+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
电子课本
▼▼▼▼
视频讲解
知识点
第六课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
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④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评价: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
第6课《戊戌变法》
一、选择题:
1. “公车上书”发生的导火线是()
A. 《天演论》敲响警世洪钟
B. 中国资产阶级发展壮大,对于一些重要的不平等条约
C. 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D. 《马关条约》的签订
2. “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 )
①严复 ②谭嗣同 ③康有为 ④梁启超
A. ①② B. 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3.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等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几个连续的年份。下列发生在“戊戌”年的史实有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谭嗣同英勇就义 ③京师大学堂创办 ④八国联军侵华
A. 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②④
4. “维新运动决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败。从一开始戊戌变法根本目的,它的下面便是一阵思想的巨浪。当1895年以后政治的活动展开时,它所唤起的感情和注意力反过来又加深和扩大了这阵巨浪。”这主要反映了戊戌变法
A. 是一次成功的政治变革
B.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
C. 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
D.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5. 1898年6月,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下列关于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公车上书”标志着变法的正式开始
B. 变法内容包括改革政府机构,建立民主共和国
C. 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变法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6.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B. 发展农工商业
C. 开办新式学堂
D.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7. 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 )
A.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条件
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务,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持此观点的人是
9. 初二(4)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戊戌变法根本目的,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小兰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她的观点中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B. 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 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0. “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
C.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 巴黎和会——国民大革命
二、材料解析题:
11. 观察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图乙分别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两位维新志士?
(2)引发这场运动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光绪帝支持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何在?
(3)维新派的改革措施触犯了谁的利益?这场运动的结果怎样?
(4)戊戌变法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历史教训?
参考答案
1. D 2.B 3. C 4. D 5. C 6. A 7.C8. B 9. D 10. C
11. (1)图甲:康有为。图乙:梁启超。
(2)《马关条约》的签订(或甲午中日战争)。维护封建统治。
(3)封建顽固派和大部分旧官僚。失败。
(4)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