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戍之秋 白露过后,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寓意着秋天到来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每年公历的9月7日、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开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冷空气转守为攻,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露水增多,故名“白露”。

《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秋天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积聚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到草木上,当早晨太阳升起时壬戍之秋,便形成一片片闪着光的秋露。原来,古代中国人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思考世界,而五行又和五色相对应,即春天甲乙木色属青,夏天丙丁火色属赤,中央戊己土色属黄,秋天庚辛金色属白,冬天壬癸水色属黑。所以,秋露按照秋天所属的颜色,而被称为“白露” 。

民谚曰:“白露水,恶过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白露时节的水非常冷,比鬼还要可怕。另外,还有“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过秋分,农家大小忙纷纷”等等。这些民谚都是反映白露节气的特点和气候变化的。所以大家记得白露过后及时添衣保暖。

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

白露物候

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白露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的时节 。

鸿雁来 I 一候,鸿雁来。白露过后,鸿雁从北方飞来,寓意着游子思乡、羁旅之愁。

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

玄鸟归 I 二候,玄鸟归。白露过后,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寓意着秋天的到来。

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

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

群鸟养羞 I 三候,群鸟养羞。白露过后,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存过冬的食物。

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

白露习俗

收清露 I 人们认为此时的露水有很特别的功效,在传统的时令信仰中壬戍之秋,秋天的白露,是治疗眼疾的灵药,民间有八月收集露水洗眼的民俗。在白露节气前后,人们会将收集到的清露煮成茶水或汤饮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

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

祭禹王 I 禹王即大禹,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据传他治理洪水有功,被尊为“水圣”,并被封为大禹。在白露节气前后,人们会前往大禹庙朝拜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同时,还会举行龙舟竞渡等传统水上活动,以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和表达对水神的敬意 。

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

白露诗词

《赤壁赋》

苏轼

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借问箫声何如?答曰:“天籁也。”

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

《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白居易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

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

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

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

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

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彼如君子心, 秉操贯冰霜。

此如小人面, 变态随炎凉。

共知松胜槐, 诚欲栽道傍。

粪土种瑶草, 瑶草终不芳。

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_壬戍之秋

白露已至,秋意悄然到来,温度变化,勿忘添衣。

正文完
post-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