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文学巨匠,毛主席是诗词大家。二人虽末曾谋面,但相互神交已久,这种神交,就是通过通过对方的作品来实现的。
上个世纪30年代初,左翼作家联盟的冯雪峰因身份暴露,不宜在上海,便来到江西苏区,任中央党校教务长,与毛主席有了接触。一次闲谈,冯雪峰向毛主席谈及鲁迅对毛主席写入井冈山时期所写诗词的印象这一话题时,说鲁迅看过毛主席的几首词后,曾幽默地说毛主席的词“颇有山大王气质”。毛主席听后放声大笑,对鲁迅的这一评价表示任可。
井冈山是毛主席开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这里,他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与反动派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的同时,又以诗人的身份写了几首诗词。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当属这首《西江月.井冈山》。给鲁迅留下深刻印象的,应该就是这首词。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璧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主席的这首词,写作于1928年9月,是第二次反“围剿”取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欣然命笔的。
那么,鲁迅在读过毛主席的这首词后,为什么要给出“颇有山大王气质”的评价呢?这又是一个怎样的评价呢?
鲁迅是文学巨匠,他的旧体诗写的也相当出色,《亥年残秋偶作》、《自嘲》等更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鲁迅评价毛主席的这首《西江月.井冈山》并沒用正规的评论语言,而是采用通俗的形象而又幽默的语言,对这首词所洋溢出的气韵做出的比喻,只有真正读懂和欣赏这首词,才能作出这一独特的评价。
诗词欣赏,最讲究气韵,所谓气韵,就是诗词中所表现出的气势和韵味。最早提出文之“气”说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有“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说出了为文为诗的要义。明代的陆时雍在《诗境总论》中也曾有过“有韵则生,无韵则死”的为诗观点。可见,气韵的有无、大小,是评判一首诗词高下的要素之一。诗词中表现出的这种气韵,与作者的思想、修养及风格是分不开的,是作者内在气质在诗词中的外在表现。
鲁迅评价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颇有山大王气质”,其理论基础便是古典的气韵说。这里所说的“气”,便是王者之气,是一种霸气、静气的综合体现,是对这首词的极高肯定。
通观毛主席的这首《西江月.井冈山》,词中的意象选择很具有古典诗词的代表性。如“旌旗”、“鼓角”,这些意象都是冷兵器时代最典型的军事产物。鼓,通常用于军事行动的信号传达,所谓“闻鼓必进,鸣金收兵”正是这个意思。角,即牛角或其它动物的角,也是军事指挥的用具。当然了亥年残秋偶作,山大王也会运用上述工具以号令行动。毛主席以这些物象入词,难免会让鲁迅产生联想,也是鲁迅对毛主席这首词作出幽默评语的基础条件。
鲁迅的评语亥年残秋偶作,更体现在对毛主席这首词中表现出的气势上面,这种气势,主要体现在毛主席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临危不惧的镇定自若和充满必胜信念的豪气方面。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词中的这种英雄气概令人赞叹,而我自岿然不动句更体现出一种临危不惧的“静气”,须知静气也是一种大气,“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英雄气魄在危难时刻的精神反映。三国的诸葛亮身在空城,面对司马懿的几十万大军,他镇定自若,打开城门,登上城头安然抚琴,一个空城计让他转危为安,凭的就是这种静气。毛主席词中表现出的这种静气,鲁迅感悟到了,怎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
毛主席得知鲁迅对自已词的评价后,开怀大笑,这种笑,是对这一评价的理解和认可,更是一种默契。早在1927年,毛主席初上井冈山时,他曾自嘲过:“蒋介石是占京为王,我们是占山为王”。鲁迅的“山大王气质”的词评与毛主席的“我们是占山为王”的自嘲是高度的幽默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