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让厚重典籍变得愉悦可亲的创新之举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央视传统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让厚重的典籍变得愉悦可亲。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由撒贝宁担任当代读书人,王嘉宁担任节目主持人,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

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对典籍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以“戏剧 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古人思想的宝藏,是先贤智慧的结晶。但提起古籍,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晦涩难懂,导致部分典籍或高悬在象牙塔,或尘封在藏书馆。

但在《典籍里的的中国》,当“百岁老人”伏生讲述自己一生舍命守护《尚书》的故事,宋应星与袁隆平实现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便打开了新的可能。

第一期:《尚书》

本期选择“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讲述了以秦朝博士伏生为代表的“护书人”传承、守护《尚书》的流转故事,和以“大禹治水定九州”“牧野之战”为代表的书中故事,展现了《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以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

典籍中国周易主要演员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演员季里

在戏剧表演环节典籍里的中国周易演员季里,撒贝宁与倪大红、吴樾、宋佳伦等演员合作,完成一场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用鲜活的方式展现《尚书》的故事及书中思想。

专家学者:钱宗武、蒙曼、王启发

第二期:《天工开物》

典籍里的中国《周易》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演员季里_典籍中国周易主要演员

本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

晚年回到家乡后,他耕读持家,把书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教授给乡邻,继续福泽百姓。

典籍中国周易主要演员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演员季里

此外,舞台对《乃粒》《舟车》《乃服》《佳兵》等卷所涉及的明代社会生活、生产景象都做了细腻的呈现。

专家学者:张柏春、蒙曼、张志清

第三期:《史记》

相比已经播出的《尚书》和《天工开物》,本期识读的《史记》有着更广大的受众基础,这也使得节目敢于融会贯通更多的知识体量和更大的时空跨度,最终确立了以“家国一体”的大一统思想为主题基调,以作者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为核心,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穿梭时空,与二十多位同《史记》有关的先贤豪杰会面。

典籍中国周易主要演员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演员季里

专家学者:康震、蒙曼、张大可、赵凯

第四期:《本草纲目》

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故事,讲述我们的历史,每部典籍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过去的三期节目,分别聚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精心提取了民本思想、农本思想及科学精神、实录精神等深远影响后世文化的重要理念。

本期节目中,《典籍里的中国》以《本草纲目》为切口聚焦中华医学典籍,正是希望发挥文艺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增进大众对中华传统医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共同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典籍中国周易主要演员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演员季里

专家学者:蒙曼、仝小林、郑金生、解扬

第五期:《论语》

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尽管作者是谁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论语》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苟无孔子,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

本期节目将以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来讲述《论语》当中贯穿始终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终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典籍中国周易主要演员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_典籍里的中国周易演员季里

专家学者:蒙曼、鲍鹏山、杨朝明、郑任钊

第六期:《孙子兵法》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与其说《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更不如说它是给予我们生活智慧的“哲学宝典”。本期《典籍里的中国》将以追根溯源的方式,重温其作为“兵家圣典”的深刻意义和深厚内涵,共同领悟至今仍在指引着我们的“重战”“慎战”“安国全军”的思想。

本期节目将把《孙子兵法》中蕴含的智慧与孙武著书立说、征战沙场的故事巧妙融合,进而让观众沉浸式地感悟古代兵法中“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历史真谛,也理解我们“以和邦国”“以和为贵”的血脉传承。

专家学者:蒙曼、薛国安、苏辉

第七期:《楚辞》

提到《楚辞》,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离骚》,或“天问一号”的名称缘起之作《天问》,但相信在看完本期节目后,大家一定会记住《楚辞》中另一首不朽的诗篇《橘颂》。

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颂》开创了诗歌咏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于荆楚之地的撒贝宁,自称是屈原的“小同乡”。这次拜访,撒贝宁特地带了一箱来自屈原故乡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泪流满面。

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屈原的热泪为何而流?假如亲见“天问一号”,屈原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本期节目将再度上演一场动人的相遇,既在对话中感悟屈原为何叩问天道,又带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国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诗写进宇宙,并一代代地延续他“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专家学者:郦波、徐志啸、刘国忠

第八期:《徐霞客游记》

识读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之作《徐霞客游记》,它以徐霞客探寻长江源头的过程为主线,拟定了“高山如父,江河如母”的创作路线,带领观众在荡气回肠的“霞客行”中,感受这位千古奇人“朝碧海而暮苍梧”的人生理想,以及追根溯源、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第九期:《道德经》

识读中国哲学开山之作《道德经》,它以老子在守藏室期间的经历为核心故事,展现老子求道、悟道、传道的一生典籍里的中国周易演员季里,求索“上善若水”的奥义,以此致敬伟大的哲学先贤,致敬伟大的东方智慧。

第十期:《易经》

古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在物换星移之间寻找乾坤变化、万物始终的规律。推天道以明人事,一部《周易》述天地之道,究万物之理,从思辨的哲学高度,揭示出先民对自然、社会、人文整体和谐的探索,集中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理想境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从第9分钟开始)

本期节目穿越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历史时期,带领观众识读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感受涵盖万有的深邃东方智慧,歌颂先贤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美德。

专家学者:刘震、李山、徐义华

正文完
post-qrcode